中国-阿拉伯国家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 个人专栏

中东地区大国互动新态势

发布时间:2017-08-14来源: 学习时报

NEM1_20170522_C0321612914_A561585

 

阿拉伯之春后,中东地区格局陷入大调整大变革大重组中。旧有的地区秩序受到冲击,新的地区秩序尚在重塑成型中。大国是塑造地区秩序走向的决定性因素。沙特、伊朗、土耳其、以色列和埃及是中东地区的五强,在阿拉伯之春和伊斯兰国的连番冲击下,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双强深度介入下,中东域内五强互动新态势是:沙特和伊朗矛盾凸显,以色列与域内大国矛盾有所缓解,埃及尚处于实力恢复期短期内难以有所作为,土耳其有大国雄心但国力不济,游离于域内大国之间。五强之间双边或三边互动居多,整体联动性较弱,映射出中东政治版图的碎片化态势。

地区阵营化日益显现

从错综复杂的中东乱局中抽丝剥茧,可以发现沙特和伊朗构成了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之一。沙伊两国身份多重,沙特是海湾大国、逊尼派国家的“领头羊”、阿拉伯世界的大国,伊朗是中东地区人口和面积体量大国,是什叶派政治力量的领导者。两国的大国身份使得双边关系的走向具有很强的地区影响力,逐渐形成以沙特为首的逊尼派阵营和以伊朗为首的什叶派阵营,两个阵营在中东地区构成了的二元对立结构。

沙特和伊朗两国主要矛盾基本底色是教派矛盾,两国关系是教派认同高于宗教认同的真实写照。教派矛盾政治化以及政治与宗教未彻底切割是中东地区政局混乱、国家关系复杂的重要原因,教派分歧影响国家关系,导致沙伊关系水火不容。而沙特和伊朗作为地区大国,两者争夺地区主导权,又结成另一层面的结构性矛盾,也是两国关系僵化主要原因。因此沙特和伊朗两国间形成了“教派矛盾+地区主导权”的对立模式。沙特方面主要是海湾国家为班底形成逊尼派阵营,伊朗方面形成包括黎巴嫩真主党、叙利亚巴沙尔政权、伊拉克什叶派力量等什叶派阵营。两大阵营主要以代理人战争形式针锋相对,在叙利亚、也门等国家进行间接军事对抗。特别是沙特现任国王萨勒曼2015年上任后,在外交政策上采取更加积极、进攻性的外交政策,在美国特朗普政府的纵容支持下,不断增强对伊朗的硬度。

传统敌友关系渐趋模糊

除沙特和伊朗关系二元对立外,中东地区其他大国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敌友界限不清的趋势,重新分化组合的迹象明显。今年6月5日,爆发卡塔尔断交危机,沙特联合阿联酋、巴林等国以断交、封锁、制裁等方式,围剿卡塔尔。此次断交危机非常具有典型性,成为观察域内大国关系的缩影。

此次危机最大的看点在于逊尼派国家内部出现了问题。以往认为,逊尼派国家以沙特为引领、以海合会为平台,抱团取暖,统一发声,一致对外。但此次断交危机是海合会或者逊尼派国家的萧墙之祸。在断交危机中,沙特等国对卡塔尔不依不饶,向卡塔尔漫天要价,提出卡塔尔难以接受的13点复交要求。双方僵持不下,逊尼派国家内部出现了“豁口”。

在此次断交风波中,其他域内大国未袖手旁观,在危机中选择自己的位置,以求危中寻机,从中渔利。伊朗站在了卡塔尔一边,这是中东国家关系中较为罕见的一幕,什叶派的伊朗与逊尼派的卡塔尔合作,应对沙特等国的外交围堵。土耳其延续了自正义与发展党上台以来的地区积极主义外交姿态,表面上以中立的斡旋者身份调解,实际上站在了卡塔尔一边。埃及是主要争端方之一,与沙特为伍。因此,危机实际上在中东地区形成了以沙特、埃及等为代表的反卡阵营和以伊朗、土耳其等国为代表的挺卡阵营。当然,这些所谓的阵营具有临时性,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面临真正考验时,中东地区传统的敌友关系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形势变化。

中东地区另一个大国以色列未选边站队。面对中东地区伊斯兰国家的互撕,以色列勿需选边站队,便可成为危机风波的受益者。周边敌对国家相互消耗,分散精力,以色列乐见其成。但有一个迹象值得注意的是,以色列可能明里或暗里缓和与除伊朗外中东大国的关系,这将成为中东地区的新气象。特朗普就任总统后,重新整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联盟体系,呈现出以伊朗为“诱饵”,拉紧沙特和以色列关系的意图。这体现出中东地区大国关系极富张力弹性、极富可塑性。在共同威胁或者维护本国利益上,没有不可打破的常规。

美国是中东地区“搅局者”的角色凸显

美国是中东地区影响力最大的域外国家。中东地区大国中土耳其、沙特、以色列和埃及是美国的盟友或准盟友,是美国在中东地区联盟体系的重要支撑。一般而言,中东地区的稳定符合美国的利益。但在特朗普政府中东外交实践中,并未看出美国在维护地区稳定上发挥“压舱石”的作用。特朗普从奥巴马手中接过“总统权杖”后,美国的中东政策在延续中有变化,特朗普正打造带有其个人“烙印”的地区格局,巩固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同时更加突出追逐美国的利益,其自私利己一面较为突出。特朗普飘忽不定的外交风格,以及利益至上的行事作风,加剧了中东地区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将首次访问地选在中东。访问期间,伊朗成为特朗普口中的高频词,突出伊朗的威胁性,号召中东国家孤立伊朗,挤压伊朗的国际空间。此举正中沙特下怀。在特朗普的支持下,沙特与伊朗对抗的底气十足,更加固化了沙特和伊朗的敌对关系。并且,更为外界出乎意料的是,在卡塔尔断交风波中美国扮演了助推剂的角色。风波发生后,特朗普公开承认在访问沙特期间,曾参与策划断交风波,令外界甚为迷惑。美国鼓励盟国内讧的行为,无疑是自我拆台。作为中东地区最大域外塑造力量,特朗普治下的美国这种行事怪异、不按套路出牌的风格,很容易将中东地区带入不确定的混乱状态。

在域外大国力量介入,在域内教派、民族等矛盾复杂交织下,各种消极因素无序地摆放在中东这块曾经创造了伟大文明的古老地区。在处理教派、民族、领土矛盾上,域内外的各类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纵横捭阖、反复折冲,以维护自身利益为根本遵循,中东大国采取排斥性有余、包容性不足的外交政策,各种力量或者相互抵消,或者相互叠加。中东地区这种无序、混乱和治理低效,除传统所谓的宗教、民族矛盾外,从外交技术层面看,还在于经济、政治、外交、军事、外交等领域缺乏区域治理机制,各种力量没有足够包容的对话渠道和平台,将中东地区推向不确定的未来。

版权所有©2016-2025 中阿网 | 中阿合作门户网 | China-Arab.com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20024562号
技术支持:易百讯 - 深圳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