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如参赞:科威特“2035愿景”对中国企业的战略机遇
2018年科威特投资论坛在科威特王室白杨宫举行
为加速经济转型,中东石油国家科威特本周推出上千亿美元的投资项目,吸引外国企业。面对这一战略机遇,中国企业如何能从中分一杯羹?
3月21日,在“2018科威特投资论坛”召开间隙,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程永如接受记者采访,谈中国企业在科威特的发展情况,以及面对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经商参赞 程永如
程永如于2017年3月履新中国驻科威特大使馆经商参赞。在此之前,他在2013年至2017年初担任中国驻捷克大使馆经商参赞,大力推动中国与捷克的“一带一路”合作。经济商务参赞处是中国商务部派驻其它国家的代表部门,受商务部和使馆党委的双重领导,主要职责是促进两国间的经贸合作,联系和服务当地中资企业。
+
科威特城
2010年,科威特制定了“2035愿景”,希望在2035年之前,将科威特打造成海湾地区的金融商业枢纽,并为此积极吸引外商投资。当下,科威特正准备开发北方五岛,希望在其与伊拉克和伊朗交界的1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设一片自由贸易区,发展金融、物流、旅游和通信等石油之外的产业。此次推出的总计上千亿美元的投资项目,许多便位于北方五岛。
程永如认为,科威特的这一计划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完全对接,两国可以在项目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等环节进行合作,中资企业也有机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物流和旅游等项目。
不过,他也提醒想来这里“淘金”的中国企业,科威特市场竞争激烈,各项标准参照欧美国家,中国企业投资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市场,否则很容易出现项目亏损。
中石油BGP的石油勘探项目
Q
请简单介绍一下中资企业在科威特的整体情况?
程永如:在科威特的中资企业主要以国企为主,以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在建筑领域,我们有中国建筑、中国港湾、葛洲坝集团、中铁十八局集团等国企;在石化领域,有中石化国际石油工程公司,是科威特最大的钻井承包商;民营企业有华为和三一重工等。
科威特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市场,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企业就开始进入科威特承包工程市场,基本采用劳务分包形式。2003年,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承接了科威特苏比亚配水项目,是中国企业首次以总包形式进入科威特市场。此后,中国企业陆续获得了一些大型承包项目,包括中建承建了科威特中央银行新总部大楼,大楼图案后来还被印在科威特新版纸币上。
截至2017年,中资企业在科威特的在建项目有80个,合同总额148.58亿美元,其中当年新签合同总额31.5亿美元,同比增长40%。竞争方面,在石化领域,中国企业的竞争对手主要是欧美企业,在建筑领域,中国企业实力比较强,但也面临土耳其企业的低价竞争。
Q
科威特近来提出2035愿景,希望摆脱对石油行业的依赖,大举吸引外资,发展私营经济。这给中国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程永如:科威特一直是一个比较开放的国家,目前尚无增值税。对于外企,科威特征收相当于利润15%的企业所得税和5%的关税。
现在对科威特北部地区的开发,主要是对靠近伊拉克和伊朗几个岛屿的开发。其它国家可以参与项目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融资等环节。在这个过程中,科威特对中国充满期待。
科威特北部岛屿的开发,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规划、智慧城市和旅游等项目,中国的港口建设、物流、道路桥梁和基础设施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此外,前几年油价低迷之后,科威特开始重视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政府开始出现资金方面的需求。科威特的贷款偿还能力非常好,所以在发行债券等方面,可以跟中国探讨融资方面的合作。
Q
在你跟科威特官员的接触当中,他们对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总体持什么样的态度?
程永如:科威特各界非常重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的发展经验,也欢迎中国的投资和融资。“科威特2035愿景”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完全对接,有大量的战略机遇。中国企业可以高度关注科威特的北部开发计划和2035愿景,中国政府也会积极推动中国企业加强与科威特在经济发展上的对接。
Q
对中国企业来说,进入科威特市场有哪些常见的风险?
程永如:科威特市场有其自身优势,包括它的地理位置和政府资金雄厚。缺点在于,有时候效率相对较低,比如科威特的夏天天气炎热,施工较慢。科威特的合同条款比较苛刻,政府合同采取最低价中标,这会压缩承包企业的利润,有些企业甚至出现亏损。
中国企业来到科威特,应当跟在这里长期经营的中国企业加强沟通,了解当地情况,否则容易上当吃亏。科威特市场竞争激烈,标准也很高,许多欧美和日本企业会参与设计,监理方面比较严格,引入外国劳工的程序也比较复杂,所以建筑类的中资企业刚来,一定要加强与当地中资企业协会的联系。
(文章来源:财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