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介入中东新牌局
马晓霖(博联社总裁、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
本月6日,以色列通信部长阿尤布·卡拉对媒体称,政府打算关闭“传播恐怖主义新闻”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驻耶路撒冷记者站。上个月,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威胁将依法关闭“煽动暴力”的半岛台。打压半岛台预示着以色列将投身这场由沙特阿拉伯发起的地区宗派围猎,中东四支主体力量在一场与巴勒斯坦无关的地区权争中越陷越深。
卡拉解释说,地区国家包括沙特、约旦和埃及等都认定半岛台支持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他已要求内政部协办注销手续。近两个月来,沙特、埃及、巴林和阿联酋四国以卡塔尔支持恐怖主义、干涉他国内政为由与之断交,随后提出包含关闭半岛台在内的13条苛刻复交条件。以色列威胁关闭半岛台,意味着它不再隔岸观火,而是积极介入部分阿拉伯国家的内斗及其与伊朗的对决,参与地区力量又一轮洗牌。
7月,内塔尼亚胡指责半岛台在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流血冲突中煽风点火,鼓动暴力。极右翼国防部长利伯曼也抨击半岛台传播反以“纳粹思想”。敲打半岛台表面上看是对圣殿山冲突秋后算账,实际意味着以色列打算疏远老朋友卡塔尔,与部分阿拉伯国家联手对付伊朗,乃至新近将手伸到波斯湾的土耳其。
众所周知,沙特、巴林、阿联酋和埃及“围殴”卡塔尔主要基于“三宗罪”:其一,卡塔尔与伊朗保持密切外交和安全关系,即使在沙特和伊朗断交近一年多后依然与其难舍难分;其二,卡塔尔包庇和支持被上述国家定性为恐怖组织的穆斯林兄弟会,收容各国流亡者并为他们撑腰张目;其三,半岛台作为卡塔尔官办媒体,长期与上述国家反对派力量过从甚密,干涉内政,破坏稳定。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半岛台困境只不过是卡塔尔国家危机的一隅。以色列对半岛台落井下石,意在助力阿拉伯四国清理门户反制伊朗。伊朗拒不承认以色列主权国家地位,长期资助黎巴嫩真主党和巴勒斯坦哈马斯以武装和暴力手段对付以色列。近年来,沙特基于伊朗影响力前所未有地向阿拉伯腹地渗透,立场日趋强硬,乃至最终动员部分阿拉伯国家于去年元月与之断交。在对付伊朗战略扩张与威胁层面,以色列与部分阿拉伯国家已形成安全和命运共同体,国家利益超越了宗教信仰的鸿沟。
奥巴马执政期间,美国变相承认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为伊朗势力范围,以换取核协议的签署,这令沙特和以色列深感遭受叛卖而双双怨怒。坊间不断有消息说,这两个从不公开交往的国家已加强幕后联系共同遏制伊朗。其实,在伊核危机紧张的十年前,就不乏媒体称,沙特与以色列演习过后者借道阿拉伯半岛空袭伊朗纵深目标。笔者也不止一次撰文分析,阿拉伯大国对伊朗拥核的恐惧远甚于以色列,因为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伊斯兰逊尼派与什叶派的历史与战略博弈,并非不足百年的阿以冲突能等量齐观。
真主党和哈马斯一直因为主张武装抗击以色列,而被后者和美国定性为“恐怖组织”,但它们一直被视为仅存的两面阿拉伯民族主义旗帜。极具戏剧性的是,在沙特和埃及主导下,2015年起多数阿拉伯国家抛弃这两个组织并将它们列入“恐怖组织”黑名单,以惩戒它们追随伊朗。以色列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在对付伊朗利益代理人方面,又找到了共同价值观和立足点。这也表明泛阿拉伯民族主义无法取代民族国家疆域内的本位主义和本国利益。
半岛台是阿拉伯世界第一影响力媒体,也长期活跃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并始终用“被占领的古德斯(圣地)”这个体现阿拉伯和伊斯兰主权观的电头取代“耶路撒冷”播报新闻。半岛台也经常采访代表以色列立场的人士,维持最低限度的报道平衡,并借助以色列宽松的舆论管制条件和完备的司法体系实现自我保护。这次半岛台能否躲过一劫尚难肯定。一名以色列前情报将军称,关闭半岛台将有损国家形象,因为和其他阿拉伯电视频道相比,半岛台属于温和派。另一位作家称,关闭半岛台将减少政府麻烦,但也必然提高这家媒体的地位而又丝毫无助于降低阿拉伯世界的反以情绪。
在半岛台被阿拉伯国家接二连三吊销执照的风口浪尖上,以色列跟进并不显得特别出格,但是,这显示出以卡塔尔为中心的这场兄弟阋墙风暴还在扩大,对环境和危机极其敏感的以色列,似乎已不甘心继续作壁上观,不想失去影响力量格局重组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