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阿拉伯国家综合门户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智库 > 研究报告

王泽胜:中东大变局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7-07-18来源: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20170610200227132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沙特,参加沙特牵头举办的阿拉伯-伊斯兰-美国峰会。

 

中东大变局已进入第6个年头,当前地区形势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

(一)政治方面,地区多数国家的政局发展总体趋向稳定和治理,无论共和制国家还是君主制国家,都在伊斯兰民主和现代化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其中地区大国土耳其、埃及、沙特和伊朗等对整个地区局势的稳定发展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同时不少国家已进入“大选年”,如土耳其的宪法公投,伊朗的总统大选、突尼斯的立宪会议选举,阿尔及利亚的议会选举,吉布提的总统大选,黎巴嫩的议会与总统大选,巴勒斯坦的总统大选等。保稳定、促和平与求发展已成为地区国家的普遍共识与诉求。

(二)安全方面,反恐取得积极进展,但地区国家仍面临着持续的难民危机和人道灾难。国际社会合力反恐,效果彰显,“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叙利亚遭到沉重打击,目前仅盘踞在摩苏尔与拉卡两个城市,“伊斯兰国”丢城失地已成定局。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也门和利比亚等地区冲突热点政治解决进展缓慢,造成的难民与人道危机持续“外溢”。根据联合国难民署数据,一场史无前例的难民危机已波及到整个中东与欧洲。目前巴勒斯坦难民人数高达520万,约400万叙利亚难民分布在土耳其、埃及、伊拉克、约旦和黎巴嫩。叙利亚自危机爆发以来,人道需求急剧上升,涉及到1220万人,包括560多万儿童。

(三)大国外交方面,美国重返中东,加大地区投入力度,并与俄罗斯等域外大国展开新一轮博弈。特朗普一改奥巴马的战略收缩政策,军事上积极介入叙利亚、伊拉克、也门事务,并实现就任后首访沙特和以色列,意在重新加强与地区传统盟友的合作关系,让其承担更多责任,合力反恐,继续遏制和打击伊朗为首的反美阵营。美国的中东新政策初露端倪。在美以关系上,特朗普亲善和偏袒以色列倾向更加突出。内塔尼亚胡对巴勒斯坦立场强硬,强调若和谈,巴方必须满足以色列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巴方必须承认以色列国,二是以色列必须占有约旦河西岸全部领土,导致巴以和谈完全陷入僵局。在伊拉克问题上,美国支持伊拉克库尔德人的公投自治活动,引起伊拉克、伊朗、土耳其和叙利亚四国及国际社会对库尔德人独立建国的担心,伊拉克迄今仍深陷“伊拉克战争后遗症”,战后重建任务艰巨。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联手沙特等国扶植叙利亚反政府军,力推阿萨德下台,围绕叙问题政治解决,事实上目前已形成由联合国、美国-沙特-埃及、俄罗斯-土耳其-伊朗三方各自为战、各自并进的局面。在也门问题上,美国支持沙特领导的联军继续打击伊朗支持的胡塞反政府军,也门和谈一波三折,南北分治几乎已成定局。在美土关系上,双方关系严重恶化。美欧批评埃尔多安对发动土军事政变人员实施清洗和镇压及美国支持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四国境内的土库尔德人的政治活动,遭到土耳其的强烈抵制,美土恶化促使土走近俄罗斯并快速提升俄土关系。土耳其宪法公投后,由议会制改为总统制国家,艾尔多安总统已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将领导土耳其进入“新强人时代”,力图实现土耳其 “大国百年梦”的复兴伟业。在伊朗问题上,美伊双方严重缺乏战略互信。伊朗大选后,鲁哈尼再次以超半数高票蝉联总统,表明民意支持其继续改革开放政策,但其面临着美国、沙特和以色列的三重外围压力以及国内强硬派的牵制,打破内外僵局任重道远。特朗普扬言撕毁奥巴马与伊朗达成的核协议,促使俄罗斯等其他协议签署国的高度警觉。在反恐问题上,美国以反恐为名,精心布局,重新联合沙特、埃及等阿拉伯逊尼派国家及战略盟友以色列,形成新的地区反恐联盟轴心。美国的中东新政策将对中东未来局势发展产生一系列的深远影响。

(四)军事方面,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深陷地缘政治冲突困局,引发中东地区新一轮军备竞赛。沙特积极开展大国外交和首脑外交,联合逊尼派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利用阿盟和海合会等平台,依靠与美国深化军事同盟关系,联手孤立和打击伊朗,双方在叙利亚、伊拉克、也门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继续对抗。而沙特、阿联酋、巴林、埃及四国以卡塔尔支持“穆斯林兄弟会”和亲善伊朗、土耳其为由与其断交,宣称卡为“内奸”,阿盟开除卡塔尔会籍,再次造成阿拉伯国家内部分裂。沙特积极突出和打造自己在阿拉伯国家和伊斯兰世界的“老大”地位,卡塔尔“以小博大”、“不走寻常路”的外交路径遭到“断崖式”打击,其国家形象受损,海合会一体化进程严重受阻。

(五)经济方面,地区国家经济发展普遍面临着转型与改革的艰巨任务。世界银行报告认为,2017年上半年,受战争、冲突和低油价的影响,中东北非地区的经济增长率从2016年的3.5%下降为2.6%,同时一些国家面临着结构调整和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其中埃及、土耳其、伊朗和以色列等国经济处于恢复阶段,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也门的战乱尚未完全止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因油价持续走低,2015年至2020年海合会六国财政赤字将超过7500亿美元。未来几年来,海湾国家及其民众的消费、贸易与投资活动会受到一定抑制,海湾六国将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局。

(王泽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

 

 


版权所有©2016-2025 中阿网 | 中阿合作门户网 | China-Arab.com 保留所有权利 京ICP备20024562号
技术支持:易百讯 - 深圳网站建设